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女性文艺工作者始终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艺工作者的生活。
人物简介
佘梅溪,法学博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发表小说、散文、杂谈、报告文学及核心期刊等作品100多篇,著有长篇小说《晶魂》《单眼皮女巫亚巧巧》《蓝色森林》等6部,累计创作100多万字,作品先后荣获各类奖项10余次。2013年11月获评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江苏好青年’最善创新奖”,2016年6月获评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1月获评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人才”。
执笔追梦 锲而不舍
小学三年级,佘梅溪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文章,那种糖果般的喜悦让她印象深刻。小学毕业那年,佘梅溪在不断努力下,第一部长篇小说《七彩神蝶》不但顺利付梓,还荣获了2010年全国中山图书奖。初次出手的“大部头”小说,便有如此斩获,更增强了她追寻文学梦的信心。
十年磨一剑,佘梅溪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每一秒时间,熬夜写作更是家常便饭,最苦的时候曾经连续一个多月写作至凌晨。其实,对她而言荣誉和奖项并不重要,而是这样一则无意中看到的信息:一位浙江的小朋友在自我介绍中说:“最喜欢的童话是佘梅溪的《树精灵》。”这使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与责任。
经过不懈努力,2013年8月第四部长篇小说《蓝色森林》在全国新华书店上架,并荣获连云港市“五个一工程”奖,2016年4月第五部长篇小说《单眼皮女巫亚巧巧》顺利出版,并获得了读者的好评。
在马姓马 在马言马
从本科、硕士、博士再到博士毕业后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佘梅溪始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长期浸染下,佘梅溪的创作兴趣不再拘泥于儿童文学,其创作触角已延伸到社会领域和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为人民写作的意识深入佘梅溪的创作中。2022年1月,她创作了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晶魂》。该小说再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海属地区兵荒马乱、人民生活无序的宏大历史状况,细致描写了各阶层人群对局势的主观性解读、实现生存的个性化方式和对美好生活的自觉追求,展现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探索历程,呈现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勤劳淳朴的精神特质与创造力量。《晶魂》这部小说充分展现了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024年,佘梅溪创作了一部以红色水利为主题的长篇儿童文学《白麦仁》,这部即将出版的小说讲述了江苏省少先队员通过捡废品、打零工、挖草药等各种形式为革命老区修建水库进行筹款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中国少年儿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在马言马,佘梅溪尝试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多次发表学术论文。此外,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她也试图将经典文学作品融入教学,让思政课变得更加可亲可感。她积极地参加儿童文学作家下基层的讲座活动,将具有思政性的文学课和具有文学性的思政课带给孩童们。
文学和文学以外的天空同样辽阔。十几年来,佘梅溪不忘初心,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执笔书写属于人民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和学术作品。
张颖祺供稿